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不一些学校教师利用手机在线给学生布置作业、进校决说改作业,利用App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等。园坚在此过程中,不一些有害App走进校园——
学习App被不良内容搭了“便车”
“老师觉得孩子数学学得比较扎实,进校决说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拓展数学思维,园坚就推荐了几款学习数学的不App。 ”合肥市民胡女士的进校决说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她翻开手机里的园坚学习类App文件夹给记者看,光是不学习数学的App就有3款,加之其他类型的进校决说学习类App竟多达10余款。
在“互联网+教育”的园坚时代背景下,教育触网、不触手机是进校决说一件自然的事儿,如果有些App未给教师、园坚家长、学生带来便利,反倒是增加了负担,则不能称之为“得力助手”。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有不少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校园,直接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孩子一开始在App上做题的时候,题刷得又好又快,接下去就可以解锁更高级的题库了,像打游戏一样,会上瘾的。 ”胡女士告诉记者,只是“升级闯关”之后,想要获得高级题库,就得花钱。
记者了解到,部分学习类App只能在一定期限内免费使用,之后需要通过购买收费项目,来获得PK点、金币、体力卡、皮肤等;如果要解锁,则需花费一笔不小的钱。“三周特训营,立即抢购”“1对1带你放肆学,返场加售”……点开“作业帮”App,醒目的商业广告映入眼帘。其实,诸如作业帮之类的作业辅导App,很多借学生作业问答、老师布置作业系统自动批改等幌子,实则在推销网络直播课。还有一些App,通过设置一些小游戏、低俗内容段子来诱惑学生下载、使用,让本来用于学习的App,成为孩子用来玩游戏、娱乐的“正当借口”。学生用手机“学习”,却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端付费玩游戏、打赏网红主播等,类似现象屡有发生。
一些教育专家表示,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而有害App对青少年身心有着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沉迷游戏,甚至走向犯罪等问题。
App开发企业趁“需”而入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之有道,利之不竭;用之无道,其害无穷。校园App亦然。
“孩子与她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老人家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心无力,所以我们就给孩子买了部手机,下载了一些学习类App,让孩子学习之余通过这些App自学。 ”在上海工作的合肥市民王女士坦言,见别人家的娃都下载了,自己也不淡定了,语数外三门科目的App都下载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在名目繁多的学习类App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繁忙的父母,无暇检查作业,App拍一拍帮忙检查;英语跟不上,赶紧下载一个App,花钱买课程忙得不亦乐乎;怕数学掉队,提前补补奥数;语文不行,写作文、背诗词的App也少不了……老师的“用心良苦”俨然成为有害App泛滥的“助攻”,为了方便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为了“多快好省”地为每一次考试排名,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拔高学习能力……再看看心智尚未成熟、猎奇心强的学生,怎能抵挡住有害App的种种诱惑?
从家庭到学校,大家的心态被App开发企业看在眼里,趁“需”而入。受利益的驱使,一些App运营商举着“互联网+教育”的大旗,不惜使用“赞助”“回扣”等方式,让学校推广使用。
不需要教师资格证、不公布教学与师资资质;明令禁止的超纲内容依然存在;使用方隐私保护有漏洞;眼花缭乱、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安全隐患到内容,部分学习类App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
多方联动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某些App自开发至运营“千疮百孔”,为何却能够“茁壮成长”?其中,缺乏有效监管是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校园的App是否上好安全锁?主管部门是否定期对校园App进行排查与管理?家长是否尽到监护职责?
近日,省教育厅下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开展App全面排查工作,并在2019年3月10日前完成。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以及付费查看成绩、花钱讲解试卷的App,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将涉嫌违法违规的App、微信公众号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要求中小学校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
学习类App不仅要建立审查制度,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长期监管,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从而杜绝有害App进校园的可能性。省教育厅基教处调研员夏业柱表示,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积极作用。
当然,不能因为学习类App监管存在难度,便一刀切,拒绝一切学习类App进入校园。源头须堵,乱象须疏。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选择有资质、有监管、专业机构开发的公益性App,甚至可以开发屏蔽、阻止有害App的‘杀毒软件’。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段兆兵呼吁,杜绝有害App,须多方配合形成联动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学习类App,学校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家长需要加强监护职责,学生需要增强自律意识。(记者 朱琳琳)
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正式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 涉及安徽高校的专业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今天,我们人人都是食品安全小卫士。”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2024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为契机,联合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少年儿童主动参 ...
清远42家优质农产品企业将亮相深圳食博会_南方+_南方plus12月7-9日,2024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即将在深圳拉开帷幕,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及清远优质特色农产品共42家企业将亮相 ...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和2025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定于日至日在广州广交会堂和广交会展馆)举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城市空间的品质及宜居性、文化认同及美学体验、生态及可 ...
9月26日,2024年西安市客运索道示范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在鄠邑区朱雀森林公园成功举办。据了解,目前,西安市两家客运索道生产单位和5家使用单位共配备安全总监7名,安全员10名,配备率达到100%,建立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和使用秩序,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专项治理。据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检查经营主体2986家次,整改违规单位4 ...